来源 : 2001 年 11 期
科幻沙龙
主持人:梁小平
E-mail: Langxp2020@sina.com
OK语录
中国科幻文学是一个吸引文学探险家的乐园,可以说,喜欢科幻的青少年朋友都能扮演开拓者的角色。
——郑军
科幻迷俱乐部
本期友情主持:谢学军(武汉大学新闻系)
本期特约嘉宾:郑军(著名科幻作家)
谢学军:想象力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引发了一场想象文学热,请问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郑军:我个人认为,青少年首先不要过多地埋怨环境如何恶劣。被奉为想象力楷模的爱因斯坦也是在死板的欧洲学校里受的教育。当年他搞相对论时,还是伯尔尼专利局的小职员,没有人要求他对物理科学做出突破性研究。相对论的提出更多地是出于他的理想和努力。青少年应该把培养想象力和平时的勤奋联系起来。
谢学军:许多热爱科幻文学的青少年在阅读时不能正确区分科幻与现实的关系而走入歧途,请谈一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郑军:在这方面,可能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作一些事情吧。别把精力都花在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上,应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真正去欣赏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文学作品。
谢学军:那么如何引导他们阅读科幻文学作品呢?
郑军:看科幻作品应该从经典看起,只有经典才能代表一个艺术种类的真正特色。我觉得,如今这代科幻迷与80年代初我那一代科幻迷相比,经典作品的阅读量普遍不足,许多人是从《机器猫》一类作品中认识科幻的。另外,希望大家更多地读文字的东西,文字比影视、卡通、游戏之类的直观的东西内涵要大得多。
谢学军:请向青少年朋友介绍几位中国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郑军:王晋康的《生命之歌》,刘慈欣的《地火》,绿杨的《鲁文基系列》等都不错,这些都是面向青少年的很好的科幻读物。
科幻作家偶像
郑军,天津人,199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科幻小说《灾难群岛》、《生命之网》,中短篇科幻小说及科幻文学评论数篇。现为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