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6 年 02 期
二连浩特曾是恐龙的世界
作者: 李科文(山西)
图为鸭嘴恐龙装架(右)与似鸟恐龙装架(左)
列车驶过祖国辽阔的北疆——内蒙古大草原,到达美丽的边城二连浩特市的时候,我意外地得知那里曾是庞然大物恐龙的世界,世界著名的恐龙化石宝库。
原来,中外古生物科学家,对二连地区的古生物考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大量的珍贵化石被发掘出土。为让人们了解和学习生物进化过程,“中国二连恐龙博物馆”应运而生。这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恐龙化石宝库。馆内整齐有序地陈列着二连地区出土的许许多多中生代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古代海洋动物和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两具巨大而完整的白垩纪恐龙装架,昂首高高地竖立在展厅的正中央,栩栩如生的特有雄姿(如图),像是在热情地欢迎友好的人类朋友,常年累月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
二连浩特盆地,是中亚最早发现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那里古生物化石的种类丰富,埋藏集中。尤其是中生代白垩纪恐龙化石更为中外科学家所注目,在我国及中亚恐龙研究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科学家们考察发现,二连浩特盆地四周堆积着巨厚的中生代晚白垩纪地层,埋藏着各类恐龙化石,被称之为亚洲标准地质剖面“二连达布苏组”。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著名科学家的考察获得了许多恐龙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大量珍贵的化石实物和照片。
1893年,俄国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最早在二连地区开展了地质考察。1921~1930年,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研究中心“中亚考察团”,在二连首先发现了恐龙及恐龙蛋化石。1959年,中国和苏联组成“中苏古生物考察团”,在二连开展了大规模考察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1987~1991年,由中国、加拿大恐龙专家组成的“中加恐龙考察团”,在二连开展了考察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古生代的漫长时期,二连曾是一片古海——“蒙古-兴安海”的一部分。距今6亿至2亿5千万年以前的二连古海中,生存着各种海生无脊椎动物。它们曾是二连古海中的“主人”。
恐龙是古爬行动物。蜥龙类和鸟龙类的通称。它是在古生代晚期从原始的两栖类进化而来的,自三迭纪中期出现以后,一直生存到白垩纪末期灭绝,在地球上生活了 1亿7千万年。
恐龙在进化过程中,演化为形态和体重各异的许多种类,不同的种类之间,行为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小的体长不到一米。有肉食与草食之分。在二连的恐龙家族中能看到的就有鸭嘴恐龙、似鸟恐龙、霸王恐龙、蜥脚恐龙、甲恐龙5类。
科学考察还发现,二连恐龙和北美洲恐龙生存时间相同,种类也相同或相近,以此推断,晚白垩纪中亚与北美相连,后来才分开的。二连恐龙及晚白垩纪地质层的发现,为确定二连地区的地质时代,为地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恐龙灭绝后,地球历史进入了哺乳类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然而,时至今日,人类对于恐龙世界奥秘的探索仍在不停地进行着。更希望能在当今的地球上捕捉到活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