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波送信的青年——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来源 : 1996 年 02 期 

让电波送信的青年——纪念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00周年

作者: 张振楼(江苏)

朋友,当您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当您手持“大哥大”,腰挂BP机,漫游各地,尽情享受着现代通信技术带给您的种种方便时,你可曾知道100年前那位把电磁波原理首次应用于信息空间传输的古利埃姆·马可尼?

1874年4月25日,马可尼生于意大利。他从小就对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大利博洛尼亚农场老古利埃姆家的小阁楼是他的实验室,实验室既简便又拥挤不堪,到处是杂乱的电气用具、材料零件。每天晚上,他都在忙碌地调整'容器的大小、锌及铜细粉的份量。在他兄长亚比索的协助下,在阁楼的两个角落、庭院和田园的两端之间,成功地进行了几百米相互通讯的实验。

当无线电通讯实验距离不断延长时,因受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在双方都能见到的距离作实验时,亚比索如果收到信息,就挥手示意;如果距离大到使两人无法分辨对方时,亚比索就携带着猎枪越过山岗,信息一收到,便以枪声为号,通报喜讯。1895年夏季的一天,满头大汗的马可尼无数次地掀动着莫尔斯键,将字母“S”的电报信息发向窗外,他终于听到了预约的枪声信号,马可尼兴奋地欢呼着、跳跃着……,21岁的马可尼终于完成了 3000米距离间的无线电通信。

也正是这一次实验的成功,马可尼开创了不用导线就能对无数接收机同时进行电波通信的新时代。此后,无线电通讯的距离成了他的主攻目标。1899年,马可尼在英国南福兰角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31英里之外的法国维姆勒通信。同年9月,在“美洲杯”快艇比赛时,马可尼还用无线电设备随时向纽约报界报道现场实况。

马可尼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他决心让无线电波跨越大西洋。1901年12月,他带着一位助手从英国出发来到加拿大的圣约翰斯,安装起信号接收装置,然后用氢气球把天线高高吊起。谁知正在准备接受信号时,突然氢气球爆炸了,而在英国的助手正按原计划从12月5日起使用60米高的天线发射电波。12日,马可尼急中生智用大风筝把天线升到了 121米的高空,突然耳机里传来了从3400公里外发出的“S”信号。这次成功的实验,成为无线电通信、广播等技术广泛发展的起点。

1916年,马可尼再次完成了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短波试验。由此开始的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发展,几乎奠定了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基础。

马可尼对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巨大贡献,使他在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7年7月马可尼在罗马逝世,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