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1 年 07 期
动物的『黄粱美梦』
作者: 金恩泽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想知道,动物是不是像人类一样也会做梦?由于人类无法和动物直接交谈、沟通,这个谜一时也难以解开。
有时候,人们会注意到,一条狗明明已经睡着了,嘴却还在吧嗒吧嗒地做着咀嚼、吞咽等动作,或是突然发出呜咽声,摇动几下尾巴,向前跳跃一下……
这些现象引起了德国科学家的高度兴趣。为了彻底揭开其中的奥秘,他们特意找来一只智商很高的猴子,用它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
实验中,科学家们先把猴子送进一间暗室,然后开始训练它,使它学会摆弄一个操作杆。没用多长时间,猴子就学会了,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它甚至只要抓住操作杆就不放,还不停地摆弄来摆弄去。后来,它累得实在受不了,才不得不松开操作杆,显出要睡觉的样子。
见此情景,科学家赶紧采取下一步行动:一边仔细地观察着猴子,一边注意着它的脑电图。
一会儿后,猴子就睡着了,它睡得很 香,还打起了呼噜。
又过了一会儿,猴子突然抓住操作杆,使劲地摇动了几下。此时,猴子脑电图显示出它正处在“眼球快速运动”状态
如果人在入眠时处于“眼球快速运动”状态,就是在做梦。根据这一情况,科学家们很有把握地推断出:猴子像人一样,也会做梦。
美国科学家也怀着同一目的,用小老鼠做了一项更有趣的实验。
他们事先设置好几个迷宫。实验开始之后,他们先用一块巧克力把小老鼠引进一个又一个迷宫,然后利用植入小老鼠大脑中的电板,观察并记录它活动、睡眠时神经的活动变化。
结果,科学家们发现,当小老鼠睡着时,也会经历“眼球快速运动”状态。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他们还能判断出:这时的小老鼠不仅在做梦,而且正梦见它跑得有多快,跑到了什么地方。由此可知,老鼠做梦时一般都是在回忆它白天的种种经历。从小老鼠的梦往往要持续好几分钟的情况来看,小老鼠的大脑比以往人们所知道的要复杂得多。
科学研究证明,梦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持续,并且主要以最近几天活动中印象较深的事情为内容,所有的梦都不会是空穴来风。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梦是内心愿望的表达——这些对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都同样成立。
据悉,科学家们下一步还将对鱼、蛇、鳄鱼和蜥蜴等爬行动物做实验,以最终查明,它们这一类动物是不是也做梦,这对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从而造福于人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