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9 年 03 期
免趣
作者: 邓学建
兔子以植物嫩绿的部分为食,可是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特殊口粮,这就是它们自己的粪便。你会感到非常惊讶,这是真的吗?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它们吃的并不是那些圆溜溜的颗粒状粪便,而是被盲肠加工过的、只是夜晚排出体外的软粪便,对兔子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不要认为兔子懒惰,不讲卫生,其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兔子排出的软粪便中有数以万计的发酵菌和原生动物,粗纤维和矿物质也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B族的含量比一般粪便高出4~5倍,这些都是兔子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和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你说,这些难得的物质,能让它白白的浪费吗?那些干燥的颗粒状粪便,兔子从不问津,但是也含有许多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在中药里把它称为“望月沙”,具有明目、杀虫的功效。
我们常见的家兔并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种类,它是从国外引进的,是由野生的穴兔驯化而成。20万年前,穴兔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西北部。随着人类的驯化,穴兔被带到了世界各地。虽然现在家兔品种达60多个,它们仍然保留着祖先的习性——打洞。常说狡兔三穴,其实它的洞口平均在5个以上,洞道深度可达3米,最长的达40多米。穴兔刚生下来,全身光溜溜的,裸露无毛,闭着眼睛,全靠母亲辛勤照顾,一周后眼睛才睁开。经过28天的哺乳,幼兔才随母亲外出活动。穴兔的繁殖力非常强,母畜每年可以产3~7胎,每胎5~6仔。过去澳洲没有兔子,维多利亚移民在1859年将24只家兔放生,30年后他们在那捕到了100多万只。现在穴兔的数量就更多了,密度达到每公顷100只。估计总数量有2亿多只,给澳大利亚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酿成了兔灾,成了人人喊打的害兽。
我国的土生土长的野兔则不同于欧洲的穴兔。野兔从不打洞,只在林缘灌丛或草丛中刨一个浅坑,再衔一些干草或树叶做铺垫,就在这露天的草窝中繁殖后代。新生的兔仔全身具有绒毛,眼睛睁开着,几个小时后就可跟随母兔活动。野兔的那对大耳朵就像一台搜索敌情的雷达,耳内的密毛恰似天线一般。每当它们把耳朵高高耸起,稍作旋转,数十米外的细小声音都会被接纳。一旦发现敌情,他们就逃之夭夭。
还有一类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兔子,它们比穴兔和野兔小得多,体长仅14~23厘米,最小的体重不到100克。它们的耳廓又短又圆,只有2~5厘米长。尾巴就更短了,完全隐藏在臀部的毛下面,好像没有尾巴一样。正因为它身体小,耳朵短,故名为“鼠兔”。全世界共有鼠兔24种,其中22种分布在亚洲地区。我国是鼠兔种类最多的国家,共分布有20种,占世界的83%,无愧为鼠兔的分布中心。鼠兔的寿命很短,很少超过2年。但是当年出生的幼兔,在秋季就当了爸爸妈妈。它们每年产2 ~ 3窝,每窝平均4 ~ 5只,以弥补在冬季很高的死亡率。过去把鼠兔列为山林、牧场的害兽,其实它们是一些捕食运动的重要食物成分。老鹰、紫貂和棕熊都喜欢捕食鼠兔,特别在冬季,鼠兔是这些动物维持生命的主要食物来源。除此之外,它的皮张可制毛毡,它打的洞有利土壤透气,并为一些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