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0 年 02 期
CT扫描仪是怎样诊断疾病的?
作者: 讳名
CT扫描仪是怎样帮助医生迅速、准确地诊断疾病的呢?这得从它的诞生说起。
1895年11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很强,可以照出人的骨骼图像的射线。因为当时伦琴还不清楚这种射线是什么,就称之为X射线。后来,人们经过进一步研究知道:X射线是在真空条件下,高速运动的电子群撞击金属原子内部而放射出的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使人体内部密度度不同的组织在荧光屏或X光胶片上,形成具有明暗差异的影像。将病变组织器官的胶片和正常的相比较,就可以对患者的病况作出判断。因此,X射线很快成为当时医生的“透视眼”。但它也有不尽意人意的地方。由于它所形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像是平面的,许多部分相互重叠,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密度小的组织,它也难以发挥作用。
计算机的发明使X射线诊断疾病的功能得以完善。1971年,英国电气工程师豪斯菲尔德在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科马克提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化的X射线断层扫描仪(即CT扫描仪)。从此,放射诊断学进入了CT时代。用CT扫描仪为患者检查时,患者平卧着被推进一个隧道样的装置中。X射线管在患者上方,环绕人体某部位旋转,在患者下方有一个计数器,随X射线管同步旋转,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对X射线吸收的差异就会显示在灵敏度极高的计数器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的这一部位的横断图像,远超过X射线透视胶片,使诊断更可靠。
目前,CT扫描仪已发展到第五代,其扫描速度达到每秒24层(横断面图像),可以跟上血液在器官和组织中的流动,对心脏作动态检查。毫无疑问,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无创伤诊断技术,CT扫描仪已成为影像诊断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不仅如此,CT扫描仪在工业,在地球物理研究,甚至在农业、林业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可以预料,随着CT理论研究与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T也必将与其它高科技一样,在造福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