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18 年 01 期
如何排除考试怯场心理
作者: 颜士州
面临考试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同学会很紧张,甚至会把平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给忘得一干二净,从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这种现象叫作“怯场”,俗称“上场昏”,一般与精神紧张密切相关。精神紧张为什么会造成遗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现象,并且学会排除考试前的怯场心理。
影响考试的精神紧张
人类平时的学习,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我们不断把知识储存在大脑中,需要时就可以提取出来。提取知识就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而关于记忆的神经细胞之间有各种纵横交错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组合,是非常精密和复杂的。精神紧张时,就会对其产生干扰,中断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阻止记忆信息的提取。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想不起考前背好的内容了。打个比方,就像是有人触发了银行报警装置,那么银行就会立即关闭大门停止营业。
同时,精神紧张时还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从而影响考试发挥。
避免紧张是关键
根据调查,约有50%~60%的学生在老师提问时会出现精神紧张的情况。在一次试验中,老师出了一套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熟练回答的试题,分成两组进行测试。一组采取口试,一组采取笔试。结果笔试组有90%以上学生得到满分,而口试组仅有15%的学生得满分,两者区别相当大。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口试时过度紧张,造成暂时性遗忘。因此排除紧张心理,是防止考试“上场昏”的关键。
和“上场昏”说再见
想必考试时,许多同学都有过“上场昏”的经历。那么如何排除考试前的怯场心理呢?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技巧。
1.平时加强训练
首先同学们要加强自我训练。可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一些模拟考试的训练,尽量还原考场的环境,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还可以让同学或者家长充当监考老师。
2.考前复习讲究科学用脑,注意补充营养
为防止怯场,临考前的复习也要讲究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睡眠阶段是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整理,去粗存精的重要阶段。睡眠充足,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更有利于记忆。睡眠时,大脑新陈代谢是相当活跃的。蛋白质、核糖、核酸的合成,脑细胞的修复,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这些让信息的储存与提取有了保证。所以,考试之前开夜车搞疲劳战,只会事倍功半。除了睡眠,考试复习期仍应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消除紧张情绪。
此外,考试之前,还要注意补充营养。有资料表明,全身蛋白质80天更新一次,而脑中蛋白质3小时更新一次。可见,及时给大脑补充营养十分重要。
3.考试时排除杂念
为了防止“上场昏”,考生还要注意各类杂念,比如怕考得不好被家长责备等。在考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信心。拿到试卷后,不要忙于答题,应先按顺序审阅题目,有把握的题目先回答,有难度的题目暂时放在一边。当你把容易的题都做完以后,大脑由于紧张而产生的干扰会被消除,储存的信息就容易被提取出来,思维会变得敏捷,思路会变得清晰,原来觉得难的题目也可能会顺利解答出来。
还有一些可以克服课堂提问、口试时精神紧张的小技巧。比如你在听到提问后先不要急于回答,可以静默半分钟至一分钟,先理清头绪;或者也可以清清嗓子、握握拳头,使自己的心得到平静;也可以缓慢、大幅度深呼吸几次,同时有意识地让全身肌肉放松,什么也不想。经过半分钟至一分钟,紧张的情绪就可以得到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每次考试都发生怯场,有心悸、胸闷、头晕、紧张不安状况的同学,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插画绘制/KIKI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