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0 年 02 期
华南虎重现于湖南省桃源县黑山保护区
作者: 邓学建
早在1987年6月间,借野外实习之便,我们就对桃源县燕家坪的动物种群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考察。此后,又在漆河、城关和桃花源等地进行过考察。1998年对黄石镇和黄石水库也进行了系统考察。1999年9月18日至26日,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桃源县人大和县政府筹备资金,组织人马,由县委书记和县长牵头,环保局主持,林业局和广电局协助,组成了一个动物、植物、昆虫、土壤、地质地貌等专家参加的综合考察队,对黑山保护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源调查。在这期间,我们连续发现了华南虎的踪迹。
1999年3月在黑山保护区沙坪乡乌云界的碑脊凹,当地村民在山林里挖黄姜的时候,见到一只华南虎坐在草丛中晒太阳。同年12月在老虎匍匐过的地方发现了老虎的粪便。粪便呈圆柱状,颜色灰白,其中有大量的动物毛(长15毫米,黑褐色)和许多动物骨骼。整个粪便质地松散,干枯,易粉碎,重量较轻,有轻微的腥臭味。粪便中还发现了少量的沙粒、植物纤维和大量的絮毛状纤维。
2000年元月11日,黑山保护区沙坪乡黄溪凹的一丘废弃稻田中,又发现一条老虎踩出的足迹链,由于地质较软,足迹非常清晰。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往桃源,在县环保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于元月28日赶到了保护区沙坪乡燕山坪村,找到了距燕家冲老屋1公里的黄溪凹废弃稻田。由于大雪封山,稻田中的虎迹被雪覆盖,我们将结成冰的雪层一块一块地掀起,最后发现了4处明显的痕迹,当即编为1、2、3、4号足迹。其中1号足迹为右前足踩出的痕迹,泥质较硬,但痕迹明显可见;2号足迹是左后足留下的痕迹,虽然泥地较硬,但踩出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我们对1号和2号足迹一一进行了测量,并拓出了石膏模型。在此同时我们又在一小水凼中发现了 3号和4号足迹。其中3号足迹非常清晰。在将水凼中的水排干后4号足迹也显露了出来。这两处足迹是老虎的两只后脚站立时留下的痕迹,我们分别进行了拍照、测量和拓模石膏模型。其中3号足迹蹠垫深陷,四趾叉开。其最大宽度为180毫米,趾端至蹠后缘长度为150毫米。蹠垫宽9. 5毫米,蹠垫长80毫米;趾痕长40厘米,趾痕宽20毫米;趾痕间距25毫米,趾痕后缘距蹠垫前缘为30毫米。通过仔细地辨认和鉴定,最后确定这就是我们寻找多年的华南虎的足迹!
走访老猎户
寻找虎迹
水凼中的三号虎足迹
十多年来,曾在三四个省份的不同山林中有过华南虎的报道,但是专家们都觉得证据不够确切,可是从湖南桃源的足迹链则得到了非常肯定的回答,华南虎还存在!至少在湖南的桃源还存在。这为华南虎的保护带来了一线希望。但愿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使这种仅仅产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种群能得以繁衍,免遭绝灭。
未填充的三号足迹印模
填充后的三号足迹印模
发现虎的食物
虎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