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揽胜

来源 : 1996 年 05 期 

狼牙山揽胜

作者: 张小兵(河北)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以奇峰叠起、千山万壑、雄伟险峻著称,古时候便被列为中原八景之一,成为文人墨客必到之所。抗日战争时期威震敌胆、可歌可泣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山顶雄伟壮观的狼牙山纪念碑巍然屹立,几十里外均能看到,它象征着民族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攀上山顶,一览众山小,感慨油然而生。石门边巨大的将军石,犹如一尊身披铠甲的武士,威武雄壮,几百米高的陡壁悬崖,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神猛矫健;与其相伴的姊妹峰,像一头威猛雄狮。隔沟相望的仙女峰,却是另一派景象,远远望去,好像一位插满银花、金簪、楚楚动人的仙女,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狼牙山除景美、山雄之外,还有两绝,一是狼牙山腹地的红玛瑙溶洞,二是天下奇景胭脂湖。

群洞之冠——红玛瑙溶洞

红玛瑙溶洞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玛瑙质罕见溶洞。我国国土辽阔,星罗棋布地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溶洞,但大都是以碳酸岩型的喀斯特溶洞景观钟乳石类为主,玛瑙质溶洞屈指可数,它的生成条件十分苛刻。该洞岩石为16亿年前的海相白云质灰岩,夹有多层硅质薄层,为溶洞景观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燕山期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雨水沿断裂不断渗入、冲涮、溶蚀,使岩层中硅质游离出来,受红色氧化铁的侵染,渐渐生成绚丽多姿的皮壳状红玛瑙质景观。

溶洞为六个大厅40多处景点,当你来到水晶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麒麟玉凤、海豚嬉水、金龟倒挂、狐猴争兰、虎穴龙潭等奇景,使人百看不厌。进入珍珠厅,满壁洁白无瑕,耀目生辉的石珊瑚、石玳瑁、石水母等,使你遐想联翩。进入红玛瑙大厅,则是另一番天地,一派典雅祥和吉庆气氛。一条天河倒泻的高大宽阔石瀑,像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展现在眼前,在这里,你既能领略到江南水乡之隽秀,又能感觉到北国山河之雄伟。画卷中玉面观音像,奇迹般恰好隐现在石旃簇拥之中,可谓妙不可言。最后的日月厅,以坐井观天的神秘直感,在同一洞内不同角度向上眺望,会同时看到圆形中天日和一钩新月,这日月同辉、变幻莫测的奇景,使人观后感叹万分。

天下奇景——胭脂湖

胭脂湖分布在狼牙山主峰西侧的山凹之中。历史上有名的胭脂湖,其实并没有水,而是一片色彩绚丽、神奇迷离的浩瀚林海。它是由枫、橡、楝、樱桃等阔叶乔木和灌木组成的绿茵,不同树种有机结合,簇簇相连,满罩群山。一到秋天,红叶如霞,黄叶似金,绿叶成翠,秋风阵阵吹拂,此起彼伏,五色斑澜,景色十分悦目,如同洒满胭脂红的湖水,因而得名。

唐代大诗人杜甫来此曾写下“林花着雨胭脂湿”的佳句。由于风吹雨打,最后的“湿”字已模糊不清。到北宋时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名家,到此地观赏,顿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苏东坡提议,为杜甫的诗补字。于是苏东坡填了个“润”字,黄庭坚填了“老”字,米芾填“嫩”字,蔡襄填“落”字。虽各有千秋,终难厘定,后道士拿出碑文底稿方知是“湿”字。一个“湿”字顿时倾倒了众人,无不拍手称绝。“湿”字不但把润、老、嫩、落的语意包揽其中,而且将形、情、色、态浑然于一体,使诗句更显语言华美、明快自然。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