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2000 年 06 期
农民画家米勒
作者: 李蒲星
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为什么一直以来他都被人们称为“农民画家”呢?
米勒出生于法国的农村诺曼底。年轻时他曾到过巴黎学画,当时的巴黎是欧洲最繁华的都市,但对于米勒来说,巴黎的物价太昂贵了。于是他离开了巴黎,来到巴黎附近一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庄定居下来,在这里,米勒上午耕地以养活自己和家人,下午则在家里画画。米勒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他说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农民,到死也是一个农民,是靠自己耕地而生活的画家。美术史上除了米勒以外,再没有第二个“农民画家”。因为长期生活在农村,米勒画的也多是农村的人物和风景。和当时法国流行有关宗教、神话、肖像题材的画相比,米勒画的农民及生活,很多人都认为太粗俗了。农民怎么能够被画到画布上然后拿到高雅的展厅里展览呢?所以,米勒的画不仅参展困难,而且无人问津,这也是米勒终生贫困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切并没有使米勒屈服,他宁愿甘于贫穷,也决不向流行的画风和趋势低头,仍然坚持描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景象。
《喂食》(见封二)是米勒画的一幅反映当时法国农村的风俗画,3个孩子坐在门槛上,母亲和他们面对面地坐着,挨个为他们喂食。画中的母亲正在为中间的孩子喂食,孩子伸着脖子张开小口来迎接,旁边的另外两个孩子则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天气很冷,孩子们都穿得厚厚的,左边一个抱着个布娃娃,另外两个孩子抱在一起。母亲由于是侧面的,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但从衣服和动作来看她是非常质朴善良的。画中母亲坐的小凳后脚离地翘起,因为她的身体正向前倾送食物,这些细节都反映了画家细致地观察生活的能力。这是一幅人物画,但画家真实地描绘了周围的环境,用石头砌的墙壁简陋粗糙,墙角有一只母鸡在走动,地面上有一只翻倒的小篮子,篮里有几个马铃薯,只有墙的后面显出一点点绿树。环境的描绘使我们看到了 19世纪法国农村的贫穷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因为米勒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民贫困生活的作品,因此,掌权的法国资产阶级诬蔑米勒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甚至说他的画可能引起农民暴动,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米勒的坚定信念。最终,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