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动物器官

来源 : 2003 年 04 期 

奇特的动物器官

作者: 匡恒照

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灵”,但也别小瞧了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很多动物也各自有一套奇特的器官呢,可有趣啦!

海鸥的海水淡化器

海鸥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能够把海水淡化。原来在它的嘴眼之间有一个涎腺,能分泌一种涎液,把咸咸的海水变淡——这就是它的“海水淡化器”。

河马的防水盖

被人们称为“潜水能手”的河马,潜入水中能坚持几分钟,因为它的鼻孔、眼睛和耳朵上都生有一种专门防水的盖子,河马潜到水里时,盖子就会自动盖上,将水“拒之门外”。

蜜蜂的纳氏腺

在蜜蜂腹部的第六、七节之间有一个小腺体叫纳氏腺。当蜜蜂想召引伙伴时就伸出纳氏腺,释放出一种化学信息素——纳氏腺素,同时用力扇动翅膀,使其迅速分散。别的蜜蜂嗅到了这种气味,就会立即赶来。纳氏腺素的主要有效成分是E-柠檬苯醛,但含量极微,效力甚大,能把数百米以外的蜜蜂引来。

苍蝇的肉垫

苍蝇的四只脚上不仅密生着细毛,每根细毛可携带60万个病原菌,而且还有能分泌粘液的肉垫。肉垫能品尝味道,因此,当苍蝇的脚沾满甜汁时,只需片刻脚上的肉垫就能把甜汁吮吸干净。有趣的是,它的肉垫还能使身子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自如。

蜘蛛的液压腿

蜘蛛的头部和胸部长着四对腿,它的腿非常奇妙,里面不是肌肉而是液体,因而蜘蛛行走时是靠腿里面液体的压力剧增和锐减来进行的。这是动物界少有的一种独特的动物液压传动法,万吨水压机、油压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北极熊的“光电管”

号称“冰上之王”的北极熊,其皮毛的结构异常复杂,内部像一根根空心的小管子,实际上相当于一根根细微的“光电管”,只有紫外线能沿着中间的空心通过。北极熊利用“光电管”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身体周围的温度增高,好似一件自动增温的皮大衣,加上厚厚的脂肪层,就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冰天雪地里了。

角蜥蜴的喷血眼睛

在墨西哥的半沙漠地带有一种角蜥蜴,属爬虫类。它生有一双能喷血的眼睛,平时不主动攻击敌人,但在受惊时就拿出它的护身术,从眼睛里喷出血来,能喷射1米远。这是因为角蜥蜴在受惊和发怒时,体内血压急剧上升,血液冲破眼睛的毛细血管喷涌而出,射向敌人。

蚂蚁的“电动机”

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效力极高的“发动机”,它是由几十亿台奇妙的微型“电动机”组成的。这个“发动机”的效率很高,它直接把肌体内的特殊燃料——磷的化合物转变为能量。小小的蚂蚁竟能拖着超过自己体重50倍的食物前进,秘密就在这里。

蚂蚁的偏振光导航

沙漠中生活着一种蚂蚁,它的复眼可以根据天空偏振光来准确定位,将“航向”对准巢穴,按照最短路径笔直地返回巢穴。而且即使在满天云雾的日子里,它也能辨认太阳的准确位置。

老鹰的高密度视镌细胞

众所周知,老鹰的视力十分敏锐,因为鹰眼有两个“中央凹”,在中央凹里有一种光感受器——视镌细胞,密度高达每平方毫米100万个,而人眼只有14万个,所以鹰能从高空迅速识别并捕捉地面动物。

象鼻鱼的现代通讯设备

尼罗河中生长的象鼻鱼有着过人的本领:当渔网距离它还很远的时候,它就跑开了。原来它的身上长有像雷达一样的感觉器官。在它的尾部有一个发电器官,就像一节小小的电池似的,能发出足够它使用的电流。同时,它的背上还长着一个“电波接收器”。从它尾巴上发出的电波,可以探测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渔网之类的“可疑分子”,电波马上就反射回来,背部的接收器接收到返回的电波,“汇报”给象鼻鱼,象鼻鱼便立刻逃之夭夭。非洲人因此称它为“有生命的雷达”。

同期文章

    关键词相关

      作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