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1996 年 02 期
国际乐坛小皇后
作者: 王海凤(北京)
1995年8月,美国洛杉矶。第40届国际音乐大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在高手云集的众多选手中,一位不起眼的中国小姑娘、参赛年龄最小的成人选手杨帆,参加了手风琴、钢琴等11项赛事,一举夺得十个冠军、一个亚军的好成绩,并获手风琴、钢琴两项“皇后”的殊荣。国际西洋乐器大赛金牌几乎被一位中国姑娘囊括,消息一时轰动了国际乐坛。
杨帆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是位“老三届”知青,现任职于北京联大化学工程学院,父亲在她未满周岁时就远离了她们母女,坚强、慈祥、长于家庭教育的母亲是杨帆成功的后盾。
还是在杨帆蹒跚学步的时候,母亲有一次意外地发现她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自己的身体,这说明小杨帆很有“音乐细胞”。母亲是位音乐爱好者,能用各种乐器弹奏出许多优美的乐曲。是她发现了女儿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母亲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小杨帆对音乐的兴趣逐渐提高,六岁时,正式到少年宫学习手风琴。在少年宫的日子,杨帆不仅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而且磨炼了坚强的意志。从家里到少年宫,一个半小时的路途,因为母女都晕车,总是坐几站不得不下车到路边的树坑里呕吐一番,再挤车上路。在这些风雨无阻的日子里,杨帆从小就能体谅到母亲的辛苦,自己也养成了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新鲜劲儿逐渐被单调的音符所取代的时候,也正是这么一股毅力,加上母亲的鼓励,使她一如既往地弹着她那艰涩而又心爱的曲子。
在母亲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杨帆首先学会」了跳舞,从舞步去体会音乐的节拍,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她还经常随同母亲郊游,全身心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使音乐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生活中的画面:草原跑马、高山流水、急流漩涡、战火纷飞……,经她的纤纤手指全部融进美好的琴乐。
随着杨帆的琴艺不断提高,紧张的学习与频繁的练琴,在时间上越来越难以协调。小学升初中,杨帆是被保送进北京市八中的,成绩一直很好,现在因为练琴、演出,缺课越来越多,能否继续重点中学的学业已成问题。中考前夕是杨帆最紧张激烈的日子。凭自己的实力能否考上本校高中,杨帆心里没底。加之钢琴、手风琴八级考试又日渐临近,她更是心急如焚。怎么办?学习不能放松,琴也不能生疏。杨帆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高目标的“三八计划”:寒假参加钢琴八级考试;中考后参加手风琴八级考试;报考市八中。白天杨帆参加紧张如学习,晚上回家集中精力练琴。在实施“三八计划”的同时,杨帆还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迎战体育测试。因为测试前三个月杨帆不小心摔断尾骨,本来可以免体,但从不肯认输的杨帆硬是在体育测试中奇迹般地达到了满分,令师生赞叹。聪明、顽强的杨帆在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不仅顺利地通过了手风琴和钢琴的八级考试,还以高分考取了本校高中,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次漂亮仗打过之后,杨帆对自己更加充满了信心。也正是这种自信心,加上精湛的琴艺,使她有勇气走上第40届国际音乐节的比赛大厅,同来自世界各国的千余名音乐高手同台献艺。虽然是成人组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但经过十一场激烈的角逐,杨帆愈战愈勇,特别是在手风琴、钢琴的“皇后”争夺赛上,音乐家现场作曲,选手经过短时间的现场练习后参赛,杨帆用自己熟悉的音乐语言,凭借扎实的功底,聪慧的心灵和娴熟的琴艺,终于在夺取十冠一亚之后,当之无愧地戴上了手风琴、钢琴两项“皇后”的桂冠。
杨帆成功了!家里摆着的四十多个奖杯、奖状和证书作证,成功后面有她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还有慈母的心血!老师的教导!……